<
11kzf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被送给敌国主将之后 > 被送给敌国主将之后 第42节
    温皇的思绪忽地回溯。

    还记得澹台桢很小的时候,自己因为还没有子嗣,常常唤皇姐带侄儿进宫玩耍,澹台桢第一次骑马,还是他扶着坐上去的。小小的身影骑在马背上,不惧不慌,朝着日光奔跑,笑声落地而脆。

    一转眼,小小的身影再从日光中显现,已成国之栋梁。会请求舅舅,下旨娶他心爱的女子了。

    第56章 第五十六章 虞国使臣

    良久,温皇方道:“据朕所知,皇姐因为你退了上官绮罗的婚事,气得闭门不出。朕要是下旨赐婚你与云氏女,只怕皇姐会立刻杀进宫兴师问罪。”

    澹台桢目光坚定:“母亲那边,我自会去开解,不教皇舅为难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甚好。”温皇站起来,走过去扶起澹台桢:“这圣旨朕先写下,良辰吉日也着钦天监选定。等皇姐点头,朕立刻传旨。”

    “臣叩谢皇上恩典。”澹台桢再行三拜之礼,方才起身。

    御书房之外,内侍尖细的声音传来:“启禀皇上,虞国使臣兰容与求见。”

    澹台桢挑了挑眉尖,虞国使臣的消息,挺灵通么。

    温皇高声道:“宣!”转头对澹台桢兴致盎然地说:“孟昭,你合该认识认识兰使臣,未想到虞国如大厦将倾,还会出这等芝兰玉树的人物。他不仅容颜清华,而且才高八斗,不卑不亢。若是他愿意入我温国为臣,对于朝廷内外,皆是一大助力。”

    澹台桢深感纳罕,皇舅虽温和治下,却也极少这么夸赞一个人。他不由得对兰容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:“机缘巧合,今日既然遇到了,那便见一见罢。”

    语毕,御书房的门推开了,进来一位持着玉节的男子。眉眼如同刚从璞玉中分离出来一般,温莹若若。他一头乌发极浓极黑,用青莲玉簪高高束起。身上则穿着白底绣山水的宽袖大袍,袖口泼染一层墨色,正是虞国使臣的正服。

    澹台桢瞧着这位仿佛从书中走出来的人物,心里涌起异样的感觉。他的气质与云意有些相像,大概是因为都饱读诗书的缘故。

    兰容与抬眸看到侧边立着一位轩然霞举的昂扬男子,穿着亲王才配穿的紫金蟒服,心中疼得骤然一缩。这等年纪,这等身份,这等气势,除了那个人,不作他想。

    温皇不知旁人心中波澜,他只看到两位年轻人各有千秋,几乎不分伯仲。不行,他得让兰容与入温国为臣。以后文有兰容与笔墨锦绣,武有澹台桢安邦定国,想想都觉得美极了。

    兰容与极快地收回目光,优雅行礼:“虞国使臣兰容与拜见皇上,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
    “兰使臣请起。”温皇平和地抬手:“这是朕的侄儿,瀚海郡王澹台桢。”

    果然是他!兰容与极力忍住翻涌的思绪,与澹台桢见礼:“郡王殿下,久仰大名。”

    澹台桢颔首,算是应了。

    兰容与直起身子,道:“臣有要事需单独禀告陛下,还请陛下应允。”

    温皇本想留两人手谈几局,未想到兰容与这样说,瞧了一眼澹台桢。澹台桢心里料到兰容与要说的内容,人已见到了,留下来只是浪费时间。

    “皇上,臣想回公主府看看母亲。既然兰使臣有要事,臣先告退。”

    温皇顺水推舟:“去罢,替朕问皇姐安好。”

    澹台桢行礼告退,出来的时候,候在外头的黎川问:“郡王,回府么?”

    “不,去母亲那里。”

    两人出宫,一路策马往公主府去,公主却称病不见。

    澹台桢苦笑两声,知晓母亲这是还气着,便先去找父亲。父亲摆摆手:“你母亲方才还在锦鲤池那边喂鱼,一听说你来就称病。你呀,亲自熬一碗药送过去,再说些软话,八成就能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父亲指点。”澹台桢的目光落在父亲鼓起来的膝盖上,皱眉:“您的风湿又犯了?”

    “前几日去枫叶湖作画,不慎落水,老毛病又犯咯。”

    “儿子给您揉一揉。”

    周元以见儿子难得尽孝心,大喇喇地把腿伸过去。

    久在军中,澹台桢自有一套活血化瘀的手法,一刻钟下来,周元以觉得膝盖发热,筋脉似被梳理了一遍,舒爽许多。

    周元以喟叹一声:“还是习武好哇,手劲大,有力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了,今夜父亲应该能安睡。”澹台桢重新将药包给周元以绑上。周元以活动了下腿脚,忽问:“今日你入宫,与虞国使臣兰容与见过了?”

    “见过了,皇上对他十分赞赏。”

    “你对此人如何看?”

    澹台桢如实道:“气度高华,是个年轻才俊。”

    “没了?”

    “父亲——”澹台桢嗅到了异样。

    “看来你还不知道兰容与和云家的关系。”周元以慢悠悠道:“他从小与云家堂姑娘青梅竹马,可惜那位云姑娘芳华早逝,没能与他喜结良缘。要不然,你们就是连襟了。云家堂姑娘父母双亡,一直是云阔夫妻养着,与浮莲居云氏犹如亲姐妹。云氏与兰容与,应当也是熟识的。”

    澹台桢恍然,怪不得兰容与看他的目光如此奇怪,疏离之中带着隐忍。兰容与所隐忍的,是对他折辱心上人妹妹的恨意罢。

    “是儿子疏忽了,未留意有这一层关系。”

    周元以笑了笑:“你最近又是上丞相府赔礼,又是往返浮莲居,又是刑讯奸细,还管着郡王府的翻新,我都替你觉得累。这层关系可大可小,你自己掂量。”

    父子俩正说着,门外忽地有人摔掉了茶盏,随后是呵斥:“怎么这么不小心?”

    “公主一直说心口疼,奴婢急着拿药去煎,所以就犯错了,清嬷嬷饶恕。”

    周元以和澹台桢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,周元以清咳两声:“那个,我这儿没什么事了,你忙去罢。”

    澹台桢走出书房,对话的嬷嬷和丫头已经走了。他招手唤黎川进前来:“你去查一查虞国使臣的底细,尤其是兰容与。”

    黎川目光一亮,闪身离去。

    澹台桢定了定神,行至明瑶公主的寝居,金雁站在台阶下,面上是无可奈何的笑:“郡王,公主说她看见您就头疼,不劳您来看望。”

    “那我去厨房给母亲煎药,请母亲稍待。”

    金雁看着澹台桢走远,深深叹口气,回房对明瑶公主道:“殿下,郡王爷给您熬药去了。”

    明瑶公主斜靠在迎枕上吃蜜瓜:“让回苏去看着他熬,最好熬两三个时辰。”

    回苏缩了缩脖子,向金雁投来求救的目光。金雁心中好笑,又奉上一串紫晶葡萄:“公主,母子哪有隔夜仇呢,厨房烟熏火燎的,没得失了郡王爷的身份。”

    明瑶公主丢下蜜瓜,恨恨道:“还跟我提身份,我定下的婚约他二话不说去退了,我的脸往哪儿搁?”

    “公主,郡王这不是来请罪了么,您不让他进来,如何出气呢?”

    明瑶公主想想也是,吩咐:“回苏,你去厨房熬药,把那没心肝的小子叫回来。”

    两刻钟后,澹台桢推开了明瑶公主寝居的门,明瑶公主气息恹恹地躺在床上,幽怨地看向澹台桢:“你还来作甚,气死我得了。”

    澹台桢走到床前看望母亲,明瑶公主一看澹台桢高大的身子靠近,目光居高临下,怎么都比她有气势多了,心头一阵火:“金雁,扶我起来。”

    很快,一只有力的手扶起她:“母亲小心。”

    明瑶公主拍开他的手:“不要你的关心。”

    金雁含笑领着下人们告退。澹台桢道:“那么儿子就站在这儿,要打要骂,悉听尊便。”

    明瑶公主看他这幅如愿之后的好脾气模样,怒火上涌:“我哪里敢打骂咱们温国大名鼎鼎的瀚海郡王,哼,以后我的公主府你不必来,抱着那卑贱的云氏女在郡王府过日子罢。”

    “母亲,温国的版图会扩大,到时候两国统一,云家是其中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,作为云家的女儿,云意并不卑贱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是你硬要娶她做正妻的原因?你是郡王,正妻以下,还有侧妃,良人。你为何一定要把她扶上正妻之位?”

    “因为她是儿子所爱之人。”澹台桢眼底星芒流动:“母亲也是从年轻少艾过来的,也曾不顾一切地爱一个人。儿子只是想把最好的给她,有何过错?”

    明瑶公主心中触动,当年她名动北盛,求亲者甚众,可她一眼就看上了头戴状元帽,意气风发的周元以,非君不嫁。

    尽管,周元以出身并不高贵。

    父皇起先不同意,她发脾气,绝食,整整三天闭门不出,最后终于如愿以偿。幸好,她没有所托非人。

    “孟昭——母亲只是替你不值,也怕你一时意乱情迷,将来后悔。”

    澹台桢微微一笑:“儿子自己做的选择,从来不后悔。就算是满目荆棘,无鞋无袜,我也会赤脚将它走完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——”

    “母亲,你可想过,为何这次退亲如此顺利?上官丞相的怒火,仅仅浮于表面,事后就一切风平浪静。”

    明瑶公主愣了愣。

    澹台桢再添一句:“大皇子年底就满十一岁了,他在慢慢长大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——”明瑶公主悚然而惊,她在锦绣堆中长大,前半辈子过得顺风顺水,并不代表她什么都不懂。澹台桢的出身已是极高,又年纪轻轻便手握兵权,若是再娶文臣之首——上官丞相的嫡女,身为一国之主的皇弟,怎么会心无芥蒂?

    皇弟十多年稳坐皇位,富国强民,靠的可不仅仅只是励精图治,温和容人的表象,还有——帝王之术!

    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定下婚期

    澹台桢细看明瑶公主神色变换,知她已在慢慢消化,自顾自倒一杯茶慢慢喝着。

    “那就这样罢。”明瑶公主疲惫地闭了闭眼睛:“我累了。”

    澹台桢走出寝居,只觉清空湛蓝,花木浓艳。他终于为这桩婚事,拔除了最后一桩障碍。

    七月末,明瑶公主入宫面圣,为嫡长子澹台桢请旨赐婚。皇上含笑应允,着内务府协助明瑶公主筹备婚事。

    消息一出,北盛沸腾了。多少倾慕瀚海郡王的女子芳心梦碎,夜晚的眼泪浸湿了一条又一条的香帕。关于云氏女的话题喧嚣尘上,传得神乎其神。有说她身怀秘术,能让男子神魂颠倒的;有说她容貌倾国倾城,无人能比的;有说云家即将向温国投诚,因此要给云氏女提身份的。

    而处在漩涡中心的云意,此时正乘着小舟,赏池塘里的晚荷。暮光洒满整个浮莲居,池水如碎金波动,荷叶瑟瑟,花留残红。

    “池塘里的好些花都落了,剩下残梗。您看那边,是最后一株含苞的荷花了。”

    云意顺着丛绿的指尖望去,那朵花苞独自立在风中,池水映出它单薄而倔强的身影,恍若美人。

    池中调皮的红鲤往上一跃,撞向花苞,花苞晃了晃纤细的花梗,又很快站稳。

    丛绿“呀”地一声:“这红鲤生得肥壮,还以为那花苞要掉了呢。”

    云意笑了笑,眼眸虚虚地映着暮光晚荷的残景,无波无澜。

    丛绿心里轻叹,自从赐婚的圣旨传到浮莲居,姑娘就是这幅闷闷不乐的样子,不爱说话也不爱动弹。这么难的婚事,澹台桢居然做成了,还做得如此大气漂亮。

    如今浮莲居的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,她们想下山都不可能,更别提离开北盛了。

    “郡王妃,郡王妃!”珍娘在池边遥遥招手,丛绿看见了,缓缓将小舟划回岸边。

    “珍娘,出什么事了?”

    珍娘扶着云意稳稳当当地下小舟,才回答:“郡王妃,奴婢已经将您从虞国带来的嫁妆清点了一遍,与名册相比,少了五十六件东西。这是清单,请您过目。”

    原来是这件事,云意远远和亲而来,嫁妆也跟着它跋山涉水。其中有手脚不干净的人偷盗替换,难以避免。云意粗略看了下,点点头:“我知晓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