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11kzf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被送给敌国主将之后 > 被送给敌国主将之后 第54节
    司南的笑容垮下来:“郡王他在书房里。”

    明瑶公主冷哼一声,甩袖而去,司南朝驸马周元以投去求助的眼神,周元以只是摇头。

    司南心中咯噔一下:完了,公主这下真的气坏了。

    澹台桢写完最后一笔,正要搁下。忽见母亲叉腰进来,一双美目满是滔天怒火。

    “母亲,您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哼!”明瑶公主径直走到案几前,与他面对面:“瀚海郡王好大的阵仗,不仅封城,还把整个北盛都搜了一遍。我作为母亲,只是想找你来问问究竟,居然对我避而不见。澹台桢,我问你,你是不是想把北盛翻过来!”

    澹台桢笑了笑,搁下笔:“母亲,儿子不想把北盛翻过来,而是想把虞国翻过来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明瑶公主没想到儿子是这样的回答。

    周元以将案几上新写的奏章看了一遍:“孟昭,你要亲自领兵去虞国?”

    按照圣上的安排,澹台桢大婚,准一个月假。领兵去虞国“平叛”的,是皇叔澹台峪。

    澹台桢负手而立:“于公于私,我都是最合适的人选。”

    明瑶公主一愣:“云意她真逃出去了?她在北盛举目无亲,是怎么做到的?凭着毫无根基的虞国使臣?还是忠心不二的奴婢?”

    “城中确实不见踪影,崔崐已经带人去城外追踪了。”轻描淡写的语气,底下却是暗潮汹涌。

    周元以看着儿子:“她一介弱女子,跑不远的,追回来是迟早的事。你又何必亲自领兵攻占虞国,教她以后难以自处。”

    “父亲,我与她陷入如今的局面,皆是因儿子太过仁厚。”澹台桢目光中碎冰浮动:“我要把她的退路,一一斩断!”

    周元以苦笑:“所以你这一次领兵,除了覆灭虞国,还要对付云家?”

    澹台桢沉默。

    明瑶公主看看丈夫,又看看儿子:“孟昭,你莫不是疯魔了?为了一个女子,你要——”

    “母亲。”澹台桢淡淡打断明瑶公主的话:“一统两国,本就是儿子的意愿,也是皇上的意愿。就算没有云意,也势必会进行。退一步说,儿子只是想把妻子牢牢锁在身边,何错之有?”

    “罢了罢了,我管不了你了!你自己想想清楚,你究竟在做什么!”明瑶公主摔袖离开。

    周元以深深地看着儿子:“你母亲只是担心你罢了,你上战场的那三年,她日日忧心,怕你受伤。好不容易盼着你全须全尾地回来,没住多久,又要上战场。”

    澹台桢眉眼松下来:“儿子知道,是我不孝。”

    “你与云意——唉,罢了罢了,情之一事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旁人多劝也无用。但你记住,不到万不得已,不要走最后一步。云家如今自开粮道,不受朝廷掣肘,战力更胜从前,你自视太高,迟早要吃苦头。”

    澹台桢心中凛然,最后一步,便是攻占云家所在的三州,以血的代价逼迫云意屈服,永永远远留在他身边。

    “父亲,她为何会离开,我待她这样好。”日光爬上澹台桢的衣袍,却无法驱散他面上的灰暗。明明是高大伟岸,身尊玉贵的男子,此时却显得寂寥而又落寞。

    周元以长叹一声:“云意这女子,着实与别人不同,一次一次地出人意料。你最好,还是亲自问她罢。”

    父亲走后,澹台桢颓然倒在太师椅上,自嘲地笑,她会说么?她怀揣着的秘密,第一个瞒得严严实实的,就是他。他们做尽了最亲密的事,心却依旧隔着山,隔着海,也许还隔着一个兰容与。

    这个名字仿佛生着倒刺,一思及就被刮得鲜血淋漓。澹台桢猛然站起,案几生生被掰断了一角。

    “来人!”

    司南匆匆而来,看到澹台桢手上的一截桌角,心头一惊:“郡王,有何吩咐?”

    “聂思远有回信了么?”

    “回郡王,还,还没有。”

    屋里陷入一瞬间的沉滞,司南的额头,渐渐渗出汗。

    “备马,入宫面圣。”桌角落地,清脆地一声响。

    司南抬头,郡王人已经到了屋外。他抹一把额头上的汗,急急跟上去,心里念着:崔崐啊,崔崐,你可得快点找到人啊,照这架势,郡王府迟早要被郡王的怒火给烧了。

    深林里,追踪着车辙印的崔崐忽然打了三四个喷嚏。一旁的士兵奇怪地问:“头儿,你是着凉了?”

    崔崐吸吸鼻子:“你家头儿身子有那么弱,随随便便就着凉?我只是鼻子痒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噢。”士兵摸摸脑袋。

    崔崐道:“按这车印,人应该就在附近,你们分散去找,记住,尽量不要伤人。”

    有人嘟囔:“郡王这是被下了什么迷药,这虞国来的女人不听话,打几顿不就得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话你敢去郡王跟前说?”崔崐翻个白眼。

    那人嘿嘿一笑,不再说了。

    “头儿,前头有个木屋!”

    崔崐目光一凝,示意大家噤声,悄悄地把木屋围了个严实。待走进,士兵要一脚踹开门,被崔崐拉住:“一点呼吸声儿都没有,里头没人。”

    “啊,跑了?”士兵们倍感失落,他们还以为大功告成,可以回去领赏了呢。

    “你们先四处搜一搜,有任何蛛丝马迹立刻回来禀告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士兵们立刻散开。

    崔崐一使劲,木屋的老锁便断了。里头很是拮据,当中一张小小的木床,十分显眼。

    这屋的主人有孩子。

    按理说,云意与丛绿架着马车经过此处借宿。主人应该还留在屋里,怎么会不见人影,何况,还有一个小小的孩子。

    崔崐转了一圈,发现除了几件破败的衣裳,其他什么都没剩下。另一间木屋是厨房,灶台还算干净,说明这两天还有人在用,而米缸空空如也,什么食物都没了。

    她们带着孩子,刚走不久。

    崔崐走出木屋,皱着眉头转身,后头是羊圈,两只小羊围着母羊跪乳。而再往后,则是一片茂密的冬青树丛。崔崐绕过羊圈走向冬青树丛,发现了两双脚印。

    啧啧,这不就找到了么?崔崐纵身一跃,使出轻功朝前追去。

    林子很大,很空,脚步踩在落叶上,异常地响。云意瞧了瞧日头,对丛绿道:“咱们走了一个早上了,歇歇罢。”

    丛绿应了一声,放下背篓。孩子还在里头呼呼地睡着,特别香甜,看得丛绿又怜又爱:“这个孩子真的太乖了,除了肚子饿,换尿布,其余的时候都不哭。”

    云意笑了笑:“宁儿说方圆十里只有她们一户人家,但十里之外却不一定。你去河边洗衣服时发现新挖的捕兽陷阱,就是最好的证明。但愿到了新的村子之后,会有好人家收养他。”

    “锦囊里的羊奶过夜了不新鲜,若是我们走到日暮仍是碰不到人,明日只好给他熬米浆喝了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吃了干粮就继续走。”云意在一株茂密的柿子树坐下。柿子树上果实累累,仿佛小小的橙色灯笼一般,散发出浓浓的果香。

    丛绿看了一会儿,撸起袖子:“姑娘,我去摘一些柿子下来吃罢。”

    “两位姑娘想吃哪根树枝上的柿子,崔某可以代劳。”

    冷不丁出现的声音令云意和丛绿大惊,丛绿心中发凉:“姑娘,这是崔大人的声音,他找来了!”

    云意看着玄黑的身影慢慢接近,抿紧了唇。

    崔崐一落地,丛绿就像护仔的母鸡似的把云意护在身后,崔崐嗤笑一声:“丛绿姑娘,你觉得你打得过我?”

    丛绿梗着脖子:“你想带走姑娘,先要我的命。”

    “我对你的命没兴趣,不要也能带走云姑娘。”崔崐转向云意:“云姑娘,你读书明理,知道审时夺度。反正都是要回去的,不如回去得体面一点。”

    林间风来,吹得云意的碎发散乱,她捏了捏随身携带的荷包,问:“崔大人还记得我的凝雪丸么?”

    崔崐的目光变了,他略一思索,摇摇头:“当初答应你,最大的条件就是不会伤害郡王。如今看你离开后郡王的种种表现,我不能践诺。”

    云意笑如浮云:“我不告而别,郡王觉得手中的金丝雀飞走了,自尊受损,自然是要暴怒些时日的,久而久之,就会平复了。毕竟你们的瀚海郡王,是那么高贵冷峻的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崔崐神色复杂地看了她一眼:“连我一介粗人都看得出来,郡王对你,并不像把玩金丝雀那么简单,你如此言语,不是自欺欺人?”

    “崔大人,我与郡王,本就不该有交集,如今只是恢复正轨罢了。郡王他,自然有比我更好的人与他相配。”云意说到这,心底猝然一痛。她不得不缓了缓,才继续说:“我与丛绿,飘零如浮萍,历经艰难,只不过想回家去而已。崔大人何必苦苦相逼?”

    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命丧悬崖

    崔崐抱臂而立:“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,云姑娘你的家在郡王府。”

    云意看崔崐油盐不进,不得已使出杀手锏:“崔大人新婚不久便外出办事,可有跟珍娘说过,你是做什么来了?”

    崔崐的嘴角压下去:“云姑娘是几个意思?”

    “这半年来,我待珍娘如何,珍娘又待我如何,想必崔大人心知肚明。我只有一条命,现在死不了,焉知以后?珍娘若知道我的死讯,会不会伤心过度呢。你别忘了,她也是虞国人。物伤其类,人之常情。”

    “你!”崔崐终于收起了吊儿郎当的样子:“郡王爷待你情深义重,你又何必一定要逃走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啊。”云意直视他的眼睛,缓缓说:“我是替嫁过来的,我不是云家的嫡女,而是堂姑娘。就算郡王待我情深义重,欺君之罪在身,我终究还是死路一条。”

    崔崐震惊不已。

    士兵们搜了一圈,确定马车离开的方向,便回来禀告崔崐,谁料找不到崔崐的踪影。众人等了许久,才看到崔崐从羊圈后头出现,步履似乎有些沉重。

    “头儿,您去哪儿了?”

    “腹痛,蹲麻了腿。”崔崐没好气道。

    士兵不以为意,急忙把发现和崔崐说了。崔崐揉了揉眉心:“既然如此,走,继续追。”

    众人齐声应是,随着崔崐匆匆离去。木屋周围又恢复了宁静,仿佛从来没有人来过。

    崔崐走后,丛绿仿佛在悬崖边走了一回,捂着心口道:“天呐,多亏姑娘了,我差点以为我们要完了。”

    “摘点柿子,我们继续赶路。”云意服下一颗凝雪丸,收紧荷包。

    三人重新赶路,终于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,看到了远处升起的袅袅炊烟。

    “姑娘,太好了,我们终于来到了新的村子。”丛绿转头问背篓里咬手指的娃娃:“我们要给你找新家了,你开不开心?”

    娃娃一脸天真懵懂。

    云意与丛绿相视一笑,缓缓往炊烟袅袅处靠近。

    山中人烟稀少,村子里看见有外来人,都十分稀奇,围拢过来。丛绿向村民们解释了三人的来历,有个猎户看着孩子叹息:“我和孩子他爹还一起去过深山呢,顶壮实憨厚的一个人,没想到就这么走了。这娃娃没了爹,娘又丢下不管了,真是可怜。”

    云意便问:“村里可有人想收养这孩子,他很乖,不吵闹。”

    村民们议论了一会儿,有个老翁说:“村尾的张娘子不是刚死了娃娃么,成日哭天喊地,自说自话,都快疯魔了。也许有了这个孩子,她能好些。”

    “对对对,张大哥还在地里呢,我去寻他。”

    丛绿含笑道:“这村子虽小,大伙儿都是古道热肠,请问大伙儿,这里有地方让我们借宿么,还有,村里有无马匹和骡子?我们想买来赶路。”

    “李麻子不就养着两匹马么,问他卖不卖。”

    “我家有空着的米仓,可以住人,给些铜板子就成。”